10/18 林美山記行

  走這一趟林美山,為的是確定研究所的考試內容,與新學年課程大略的變動,打算也重新整理自己,順道一解心頭縈惑。

  大三時,因為客串一場音樂會,和這間與淡江大學蘭陽校區比肩為鄰的學校結緣。那是蘭陽校區招生在即的前一年,雪山隧道通車之前了。第一次進這間學校,也是在這時。雖然早在大二,即聽聞史記讀書會的學長提及這間學校的歷史學所師資特色云云,然而吸引我的,卻是言談中提及的另一間很有特色的研究所。由於時值修讀唐耀棕老師的歷史哲學,又剛好秦漢史的金仕起老師略有提及「生命史學」這一領域,因得這些因緣,我對這間研究所的好奇心就這麼勾出來了。客串那場音樂會的期間,上來這間學校三四次,每次都是好天氣,在心裡的印象中,這間以人文社會學院起家的小學校,是很美的一所學校。雖然學校內很多地方都還在施工,但並不減損這個小小山頭的美。多麼棒的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欲尋人間清靜處,除卻此地何方覓?著實是個做學問的好地方,當時就立了非這裡不讀的打算。

  研究所說明會是中午十二點半開始,估算車程2小時左右吧,想起上一次去已經是近兩年前了,幸運考上卻無緣就讀的面試。我走到客運總站的噶瑪蘭客運位置買票,來回票189,跟雪隧未通前僅能搭火車,單程就200元相較,著實便宜多了。十點半上了車,一路順暢,十一點未到半就抵達礁溪火車站前了,真的快很多。車次多、省時間、而且便宜!除了想稍覽北迴鐵路風光外,我想不到其他的理由可以說服我搭火車,一小時一班,慢又貴。由於事前忘記記校車發車時刻了,於是我就在站前的等車處傻傻地等了半小時校車,眼見要十二點了,即路邊隨意上了台計程車,目的地雲起樓,出發!

  十二點半,雲起樓109室,已有一對夫婦坐在裡面了。曾經是同屆考生的「學姐」正與那對夫婦講解疑問。我旋即打了聲招呼進入,良久,又有一對夫婦進入,之後則是一位中年男子。一共六人,我是看起來最年輕的。我自己也不意外,畢竟我經歷過一次了,這間研究所的學生成員大概如何也都一清二楚。稍後,所長林香君老師進來開始講解。跟我之前所知相較,就是心靈方面的課程往後可能會增加而己,畢竟氣功的科學研究或超能力研究這一類的東西,在科學主流的學術的圈子裡看來,還是一樣怪力亂神,而且師資可能不若以往。但我也很高興宋光宇老師還在所上就是了,哈哈,畢竟同樣都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那個系出身的。

  下午,應所長和學姐之邀,前去參加觀摩家族系統排列工作坊。本來是早上和下午都有,不過我只參加下午的就是。之前有稍微看過這個家族系統排列治療法的相關資料,也大概知道治療程序。不過看見實際治療過程時,還是覺得很神奇。每個人的相對位置、行動,真的是很明顯地表現了他們的關係,和戲劇治療的方式差蠻多的,而且很容易感覺到情緒的迸發,如學姐所說,確實是難得的經驗,雖然因為趕校車的緣故提早離開,但也不虛此行了。
  
  明年一定要順利入學,我也要加油!

--以下題外話--

  聽聞該校新任校長在籌辦新的理工學院了,能不能讓這片樂土不要沾染世俗的名利呢?產官學合作當然是理的工的比較好撈錢這沒話講,但理的工的全台灣到處都有,而且隔壁山頭還是很大宗的前車之鑑,從英專到文理學院,最後還不是理工大宗,不差這裡,何苦橫身入紅海?白白浪費原本在藍海裡的人文優勢。不若把該校的社區文化特色辦出來,透過培養教育人材來改進社會氛圍,長遠而言方能為社會有所建樹,亦合符董事會原來辦學方向。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先好好玩過史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