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奏

為二胡、小號、鋼琴而寫的三重奏
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作品……

這樣的組合要解決的問題並不少。從記譜法、音樂基本動機、音樂的內在邏輯、二胡和小號的樂器學、配器上能表達的特性……等雞毛蒜皮的東西就不論了。

最根本的是:這樣的作品究竟「能夠」與「想要」表達些什麼。

話又說回來,不去玩玩看怎麼會知道寫不寫得出來。

課餘隨想

  打這篇文,只能說我真的是太無聊了。兼之昨天上課提到這方面的內容,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這種「奇異」的怪音樂……

  在正史樂志的課和蔡秉衡老師聊了些律學和祭神音樂。說實在的,如在下這般知識淺薄還兼腦殘的不用功學生,面對「祭祀音樂」和音樂最初的祭祀本質時,實在也難一窺堂奧。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似乎也不少,但是真正有深入到「音樂活動的最初本質」和音樂的核心的學者,以不才在下的閱歷來說,似乎都只是為了帶過它而帶過。

  「祭祀音樂」確實是這樣子一個困難的課題。而它的困難是來自於它是一切音樂的「最初」,全世界各民族的傳統音樂,最初都是為了「祭祀」、「與神溝通」而出現的。形式簡單,其間蘊涵的力量也很精確。不同於後世愈趨複雜的複音音樂,祭神用的音樂,它的形式永遠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它的「結構」暗示了些什麼?對祭祀用歌樂來說,旋律才是它的核心,純粹音樂所攜帶的訊息應該是高於有歌詞的曲子,因為它跨過了語言的表象。

  提及迎神音樂時,倒是想起久遠前小大一時,曾經購入過江文也先生作曲,由上揚所發行的「台灣舞曲:孔廟大成樂章」。我不知道「孔廟大成樂章」是否還有其餘版本的錄音,至少這片由陳秋盛先生指揮與NHK交響樂團合作的版本是我唯一知道的。當時我有購入CD後先完整聽完三遍的習慣,這片大概是當時少數沒有聽滿三遍的 CD。聽完的感想是:「怎麼會有人寫這麼無聊又難懂的曲子……。」

































  當年的我,也不過是個習樂四年餘,視奏沒辦法連續看完二小節,還關在茅蘆裡世面未開的宅男大學生。面對這麼高深的音樂,除了傻掉(O.S.這片到底在搬啥小),大概也沒辦法有其他的反應。(耳朵真正開竅還是在和PTT戰神羅仙(Roshan)比較熟了之後,知道要選好耳機才開始的XD)。即使是現在,身為北安音樂院低空飛過畢業生和超能力研究所研究生的現在,要替這樣的音樂寫些什麼分析或評論,恐怕也是力有未逮(謎之天音:你毛都沒長齊咧)。

  這份錄音和這種曲子的時代意義,很多人都寫過這樣的文章了,沒做齊功課的我就不在這裡班門弄斧了。我想表達的,只是這樣的一種音樂其自身的存在,畢竟音樂是一種意識活動,透過自己的眼和親身經驗才會明白它的根本意義。

  有機會的話……倒是真想弄一份這首曲子的總譜來研究。只是那也許又只是為了滿足某種收藏癖吧……~"~。

經驗再次告訴了我……

果然不要肖想筆電內建的麥克風能拿來當做上課錄音的接收器……
音質真的是非常不穩定
還是用指向性麥克風比較清晰些
不過也確實覺得自己在錄音工程方面的知識並不是那麼地足夠
要想辦法在這方面稍稍加強一下
雖然總覺得是設備的問題……
以前用ibook G4也是直接用內建
效果就還不錯
同一套軟體
怎麼用以卵擊石牌的內建麥克風效果可以差成這樣……

差太多了吧!

果然還是蘋果王道啊……

所謂的等待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

等待

是一種藝術

堅持下去就做得到

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緩緩看著它的流轉變化

但是

當你想要放棄的那瞬間

僅僅是一瞬間的猶疑

你會猛地省悟到

付出的代價

是遠超過自己所能承受的


曾經

為了踏上這條路 差點連命都沒了……

如今又怎麼把自己搞到這步田地……


千年來

許許多多的瞬間

如果無法再等待,就做出決定吧……

永遠都有選擇(只是我們願不願意去做)

反轉

無秩序,很多東西反轉出來了……

是些零碎片段,偶然進入意識的時空剪影

只是,浮映在心裡的那光,似曾相識

這樣的自己,許久以前看過

早.知.道

這樣的妳,我不確定自己看過

想.太.多

大夢,何時休停?

路,只有下一步。

可能性

時間不多
未來這三年對我來說是重要關鍵

從三年前開始
就一直有種感覺自己來日無多的感覺
於是用瘋狂的方式對自己宣告
我要活到200歲
而不去看自己眼前目下的東西

逃避

但是該有的天命還是得做

法緣難遇
卻也讓我遇到了個不是人的傢伙

能做什麼就做吧

這一切機緣,除了感恩和實踐。我想,其他都是多餘的。

一年前

不同於去年的大太陽
今年的國慶,似乎有點陰風慘慘
多雲時晴

去年的這天
出完在隊上的最後一差-總統府內儀式
回到隊上
整理整理行囊,準備休退
踏出這座外牆鑲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的精神時光屋
和後方一到冬天就收斂著附近地氣的劍潭寺
小小的北安營區
在我心裡象徵著我傾注25年光陰學習的事物
歷史與音樂

很快地,一年過去了
一個個認識的學弟陸續退伍,也擁有他們各自的生活
班長們依然是那些老面孔
同梯某人仍然在裡面快樂地志願役XD

喇叭吹得有起有落
道途離開門還很遠

至少,一償了五年來的夙願
即使現在方向並不是很明確

既然不可能回頭

就全力以赴吧

撩落去

開學兩個星期
對我來說是一片的混亂
但混亂中卻也有不少收穫

颱風天
在所上的物理實驗室裡
面對著整櫃子的示波器+三用電錶+傅爾電針
打著這篇雜文的我 不禁覺得
這裡果然是這間學校最謎的地方

給自己的兩年時間
我能夠在這裡做些什麼?
是個有趣的問題沒錯
因為這裡的一些設備
實在是太神奇
也太不可思議

能做些什麼實驗呢……
傅爾電針
就電路面說
基本上是高職生
就有辦法做出來的東西呢!
但是應用呢?原理呢?為什麼?
太多太多的謎團

真的對人類來說
還是太多不可企及的事物嗎
身為一位三清弟子
對於這個宇宙
也僅僅是從另一個角度切入
多了解了些罷了

又或許 那些瞭解也不過只是妄想

令人開心的是
這裡學到的某些東西
堪稱最簡單
卻也是最先端的科技

總之
慢慢地玩下去吧

人算不如天算

本來預定好9/6要演出永春高中校友管樂團的……

想不到師父一句命令「9/6空下來,道場要普渡」

前面投入的時間就相當於白費了

真的對永春的各位很不好意思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啊OTL


九月份的棒球賽吹完後應該也差不多要隱退出管樂這個圈子了

再繼續下去,對我這個年近三十的人來說,也許外人看來仍是玩物喪志

十年過去了,接續著的三年對我來說,是一種轉化

況且管樂圈來說,江山代有人才出


目標……跨過去就到了,

只是這步伐卻踏得無比沉重……

走下去嗎……

這幾個星期的生活,幾乎都在吹樂器中度過了
已經二十五歲的我還能過著這樣的日子到何時呢?
子曰三十而立,我只剩下五年了,來得及嗎……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
這次的天災也令我在另一個層面上體會到何謂天威難測
昨天也有位很親近的朋友出了車禍

人生,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但還是要積極地活下去!

斷層掃瞄

最近總感覺精神並不是很集中
排除掉肉體層次的疲累
總是有心緒不寧的奇異感覺

內觀自省

不執著

但也不能得過且過了

允厥執中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下一段

暑假也過去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裡大概也只有7/24(五)對我是比較有意義的吧
接下來的一個月也是難熬
雖然事情不多
但有些拖了很久的事情還是希望能早點搞定

老實說
還蠻期待早點開學的

快點開學啊~~

如履薄冰

昨天和師父喝了點小酒吃頓飯
因為拜師在即
師父說想多了解我一些
也談了些關於自己未來學業方向的事情

師父曰:「你這小子,儘挑最難的東西學……天意如此,讓你來這裡要我栽培你。」
先是歷史,先求通達古今,後是生命,次求洞徹圓融。

師父要我做的,就是好好想想,自己是否對得起那張歷史文學士的文憑。

往後的三年,將會是我現時空人生的一個艱巨的挑戰

是心意,不是數字

本來還在想星期一時
師父和我談的那番話背後的意義
剛好就在星期三
發生了一個很好的事例
我想我稍微明白某些事情了

俗語說禮輕情意重,那份心意才是真的

對普通人來說,也許數字的大小才是重點
而在下甫聞那數字時心裡也覺得這數字不怎麼樣
重要的是
這想法確確實實地反映出在下和其餘師兄的差別……

實在慚愧

這件事說明,我也不過還是個普通人
分別心還在,還是執著在形而下

該努力的還有很多
最基本的靜坐,學了半年,仍然是不及格

畢竟選擇了修行這條路
就該以聖人的標準來考核自己
起心動念,是凡是聖,都不過一念之間

先把做人做好吧

檢討

今天某個朋友去考轉學考
但是很遺憾的,考題出來都是我沒幫到她的題目……
根據轉述的題目來看,出題的不是王就是何
也怪我沒有幫她幫得很全面
如果更認真的從頭講到尾的話
應該結果會好很多吧

昨天師父說我的氣色很爛
我自己也有點感覺
最近碰到一堆有的沒有的事情

昨天也還特別提到了地水火風空以及九轉還丹
還提了一些意志力的問題
這確實也是我最薄弱的地方
今後要更加油了!

久遠的夢想

曾經
五年前這個夢想還存在著
如今這個夢想不知是否仍應束之高閣

學貫中西

好一個初生之續不畏虎,不知天高地厚
居然給了自己一個這麼誇張的夢想
後來因為很多事情而忘卻了

現在是該撿回這夢想的時刻嗎……

學之又學 損之又損

是平衡,還是矛盾?

考照

下午去蘆洲監理所一趟
面對長久以來都刻意逃避的事情:考機車駕照

別人十七八歲搶著早點做完的事
我則是拖到半個身體都快接近大叔的年紀才做
異類果然就是要這樣當的
話說回來,和而不同也是不容易的修行

我只能說直線七秒真的很機車 囧
現場借車整個也殺很大 避震器超軟抓不到重心
我想我的屬性也許和速克達不合吧XD

下週再衝啦

或許 該換個方式?

下星期好像會是很忙碌的一個星期……
也許處理某些事情上我該換個方式才是

我動搖了嗎?
也許仍然是師兄那句話老話:覺得怎麼做最好就去做囉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

現任王隊長留下的唯一一句有價值的話:存乎一心


吾欲以天地之心為心

過一陣子來把網誌重整

新的階段要有新的格局……
理由就這麼簡單
雖然應該還是會演變成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的局面

不過似乎是確實有這個需要了。
事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吧
近日要忙的事情可多著
最頭大的就是音樂會。。。。。。

附:史學方法期中考題

淡江大學97學年度第二學期史學方法期中考題

一、試就《史學方法論》(註1)所述,對史料的類別及其特性詳加析論。

二、史料考證如何分類?請細述之。又,從事考證所最需要者為何?

三、
1、杜維運教授舉出史學方法上有哪三個重要階段
2、歷史敘事與歷史解釋是歷史的兩大要素,然何謂歷史敘事?何謂歷史解釋?兩者孰輕孰重?請論述之。
3、杜教授認為歷史有兩些通則?如何去尋求?是否應不斷修正?

四、杜炎武之《日知錄》最初發表於上章閹茂之歲,何謂上章閹茂之歲?

註1:指杜維運教授《史學方法論》一書。

給有需要參考的人吧……(應該不多吧XD)

期末K.O.其一

下午考完史學方法
這科虛無縹緲的鬼東西讓我修了四年
沒想到期末的考題還是讓我一樣地傻眼

一、試論「史德」及史學家應有何等的胸襟。
二、請分析史學的真、善、美。又,杜維運先生認為歷史有那兩個境界?試探究之。

看到題目的當下真的有想寫四個字的衝動:存乎一心

雖然問的東西不外就是史德的內涵、史學家或歷史學者的個人品德、史學作為一門技藝的特殊性、以及最後的史學到底有啥神用一類的問題,但說真的有點老生常談過頭了。雖然看杜老師的書是歡樂得多,但這類虛無縹緲的東西

難啊

曲目決定

H.Purcell:Tune and Air
Frank Erickson:Concertino
Alexander Goedicke:Concert Etude, Opus 49

好像都還蠻簡單的……
不過吹得完再說吧XD

最大的信任

信任是否有大小?
沒有答案

對自己信任嗎?
到底是什麼該信任什麼?
憑據呢?

也許僅僅是「自己的存在本身」已然蔚成奇蹟吧。

曾經
被剝奪什麼的的感覺一直都存在
用心看清楚那究竟真實,也只是一直痛苦

但如果本來就什麼都沒有呢?
真的就沒有什麼可以在乎了嗎?

真理和歪理總是一線之隔
為了持守中道而探究那無限大

兒時舊夢,也許我已經找到答案了,只不過有了更多的問題

愛得深 恨得也深 奈若何

這幾天拿出了高中時期因為興趣購入的小說來看
頓覺真是年少不識愁滋味
雖然是同一套小說
但能理解的意境卻整個不一樣了

正如同樣是正取錄取,整個心情與兩年前的此時卻大不相同

飛鵝無聲,落花無聲,溶雪無聲,天地無聲。

也許是心真正靜了下來吧
感受
在愛恨交織的情緒中反覆了三年
經歷了大事小事
有嚴重的有不嚴重的
有無妄的有自己白目的
而今
看著妳雀躍迎向外面的世界,暫時將妳的求學告一段落
我亦將因為這三年載浮載沉,再重新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與磨練

三年後,我們彼此會是什麼樣子?

謝謝妳給我那些暖如春煦的日子
謝謝妳讓我知道我是值得被愛的

希望妳能過得更幸福
如果這輩子還有機會見面的話
我只想親口對妳說

謝謝妳,我愛妳

都過去了

連草葉集也…

也許會有人問:「草葉集是什麼?」

就文學上來說,它是惠特曼的一本詩集,1855年由作者自費刊行,在美國文學史上算是重要的作品。

這裡提到的草葉集,她是一間開設在新竹竹北的複合式概念書店。

身為一個台北人卻知道這間書店,這得回溯到四五年在出版社工作時,由於工作上常常經手該店的訂單,就書店來說,草葉集是個很特別的名稱,也因此特別有印象,也因為商務上的需要見過負責人幾次。

我從來沒有去過,但在出版產業打滾的這些年,時有耳聞這間頗有特色的小書店,她的經營概念很吸引我,有一種介於女人和小女孩之間的特殊風格和在地化的生命力,而非如誠品隨著商業規模擴大後,隨著在文化產業圈子的一種神蹟式思維產生的一種造神運動,以及與這現象共生的誠品經營神話和樣板。如果有人要寫作台灣出版史或是書店文化產業的一個側觀,我相信這間不落俗套風格秀麗的小店一定會被寫進去,雖然也許篇幅不大,作為一個非主流的指標也足夠了。

事隔多年,入伍後腦袋被操到都快忘了這間店的存在了,當年寄件寫得很順手的草葉集地址也早已深埋於記憶的某個角落,直到快入伍前,與Keith Jarret和獨立廠牌ECM的相遇。ECM在2006年中由紅色音樂有限公司取得代理權,2007年中之後由於經營不善,ECM的代理權輾轉落到草葉集上,這才又想起這間小店。

而如今,草葉集竹北的店面也在2009/2/28,在全球性不景氣的嘶吼中落幕了,ECM的代理部分目前似乎還是持續營運,應該要關注的是,她所象徵的一種理想又將何去何從?

不知道是否是種巧合,或是同時性的展現。現在想想,過完年後的那星期,我在淡水金石堂也看到了一本關於日本某間概念書店之興盛與落幕的書籍。

世界以超出我們意識的方式變化著,事實是,我們正生存在這時代的夾縫中

僅以此文敬佩這間小店的勇氣,以及它曾經帶給這社會的一種理想。

三年

三年了,年紀愈大就愈覺得時間過得真快……

今年就要跟當年還是大一的小朋友們一起畢業了
喇叭一樣吹得很爛,內心只有無限感慨

我想,我的人生再慘都不會比這三年糟了
鑽牛角尖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也因為這三年
我體會了不少人性的陰暗面

該放下了

Orz

最近突然想起一件詭異的事
就是
學喇叭這麼久了
我居然沒有認真的聽過任何Mozart的曲子……
換句話說,對於莫札特,我的記憶和知識所及
只有數週前小V寫的那篇關於莫札特安魂曲的內容
以及歌劇《魔笛》的一點片段……

天啊 怎麼會這樣
我聽過的東西真是少到爆炸啊

看過的書倒是還蠻多的(汗)

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囧

重新出發

最後一學期的戰鬥開始了……
這學期應該就只上杜維運老師《史學方法論》一書了。

這學期該完成哪些目標呢?
比最後一次的全國音樂比賽
校友團音樂會
期末音樂會
修完史方
修過掃地
考研究所
重練呼吸和聲音的重新調整
重新熟悉LINUX的指令、操作、架構etc.作為LPIC證照的預備
練習php
把在歷史系歷年的筆記整理出來with Scribus
做一份給自己的關於小號吹奏的備忘
給自己幾首有趣的曲子練練,順便開場畢業音樂會
弄個自己的電子譜資料庫
弄本交響樂團片段來玩玩(你還是先把視奏和耳朵練好吧XD)
提升自己的正向性和積極性
寫完目前該寫的東西(這是機密XD)

先這樣吧 想到再加XD

年後的吹喇叭連續技

  年後比預料的在台南多待了兩天,初六才回來台北。在一個最近的網咖要坐五分鐘的公車(50分鐘一班)或是走路半小時,而且沒有第四台的地方過了一個星期沒有喇叭可以吹的日子。生活很清閒,除了除夕和初一拜拜比較忙以外,都是早上起來就開始K英文,而且也有很多靜坐的時間。但少了樂器可以練,就總覺得生活少掉什麼東西。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填補這段日子的空白,和過年前對吹樂器的懶散。回來的隔天,二月一日開始,小紅的大有國中教學銅管五重奏練習就接著來了。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吹有給薪的五重奏,而且後來實領的薪資比原本說定的要多一些,真的是很開心呢。

  四號演出一結束,又奇妙的感冒了。五號在氣喘開始發作的臨界點前去繳了學分費。傍晚柏鑫兄傳了些空軍樂隊去布萊梅軍樂節時錄的影片過來。那麼乾淨又不費力的聲音,對現在的我而言,真的很接近魔術。說到底,音樂的本身就是魔法了,哈。

  六號原本預定要跟淡江的車下西螺的,無奈當天氣喘發作,哪兒都去不了。就在家裡灌個暗黑回鍋一下,也很久沒這樣子玩遊戲了說。

  七號星期六下午感覺有好些了,就直接出門到附近的台汽客運站搭車。本來以為會在去年的那個場地,晃了晃發現沒有人,走到疑似目標的地方,沒聽到樂器聲,還是折回中華電信的電話亭去打電話求救(記得去年也是同一個電話亭)。結果就真的是在疑似目標的地方練習,有時侯果然直覺是很重要的。

  在西螺待了四天,這個小鎮也變了不少。原本的松青超市變成一家賣五金雜貨的商場,離福興宮最近的全家居然收起來了,很多以前有印象的店家突然都消失了。福興宮好像也有點變了,不過不是很明顯就是,應該是和營運方向有關係吧,而且還開始販售木刻的符牌(有沒有開光不知道)和吉祥物。也許是同時還有感冒的關係吧,某些被我遺忘很久的感覺突然又打開了,突然有很多似曾相似的印象湧了進來,不論是人、事、抑或物。而且神奇地整個寒訓期間被警察拜訪了三次……真的很神奇。在這裡特別感謝大耘家的祖傳配方枇杷膏,真的是很強效。
  
  十一號,寒訓結束的車上,梁維軒下車前問我有沒有空去吹和平高中校友團,有空是有空,不過練習一次+綵排一次就上台,還真的是有點趕,曲目說輕鬆也不輕鬆,而且是在市政府的親子劇場演出。遇到好多人…永春畢業現在唸花師音教的法國號學弟、市教大圓圓臉的打擊(請原諒我說話這麼直)、一星期前才碰過的熊。真是走到哪都會碰到認識的,平常還是少做壞事,世界是很小的XD。這一趟收穫也不小,在音樂和聲音、想法上或多或少有了些啟發吧。

  十四號下午,淡江校友團,因為吃飯的關係晚出門了。快三點了才到,看到很多認識和不認識的人,不過淡江的校友們都是強者……

  十五號晚上團練,結論是我們現在的銅管聲音還是有很多加強的空間,像是旋律和對位旋律之間的平衡,單一分部內的平衡……很多

  至少現在告一個段落了 囧

心之所向

又是新的一年了。

這三年對我來說,迷惑遠多於確定。從自我否定裡走出來也不是那麼簡單。在確立所謂的「自我」(ego)和人生上,我知道我想的遠不如我所做的。做得太多,想得太少。人家說做事要有個目標,孔夫子亦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從這個標準來看,這三年間的我實如死水一潭,了無生機,如今回首憶往,這箴言倒是千真萬確。

從大三開始,用無法預期的步伐走上新時代、道學,如今也該有個明確的開始。我不需要用什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一類的話來自我嘲解。我確實沒有受到那樣的苦難,苦難於我十倍百倍者,所在多有。所學到的,只是慢慢學習到何謂「生活」。

曾經,大概十年前吧,生活兩個字對我來說,沒有意義。那時對我有意義的只有音樂和學習。直到現在我才開始瞭解什麼是生活,往昔廿五載的日子也不能說是白活了,那是為了走上現在的心境的必經之路,雖然活得不真切,但也只是今昔心境大為不同矣。

人生無常,不變的是仍然吹得一嘴破喇叭XD

從前有些朋友找我一起合作做同人或原創小說的創作,在人物環境設定確立後,開始著手做真正的寫作,然而,在三年間的努力中,我知道我自己失敗了,或者也不能說是失敗,我心裡知道,那是因為我沒有真正能夠看清自己的生活。身為一個將虛擬世界透過文字表述的寫作者(writer),連自己的生活的真實樣貌都無法寫出來,更遑論去架構一個非真實世界中的互動了。寫作的過程中我無數次地刪潤,希望能真實地把我心中所現的表達出來,並準確地將這個印象傳達給讀者。無奈在如上所述的根基不立之下,我知道我還沒辦法做到最好,至少那個時侯還不行。而準確地把印象給予讀者卻會造成讀者的不自由。總而言之,太過拘謹了,畢竟文學創作不是歷史著作,那時我還沒辦法擺脫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這個束縛。

於是在和前女友分手後,我自己將總數約十萬字的工作成果透過Delete鍵處理掉。

最近把以前的備份資料重新整理出來,大概還有1萬字左右吧,是否繼續寫下去,我沒有把握。我真的想把它寫出來嗎?這個問題不斷地在心裡浮現。不寫完的話,我是否覺得有所遺憾?

我不知道。

就靜待時機吧,該寫完的時侯就會寫完了,只是仍然對另一位創作者感到抱歉。

一個蘊釀超過十年的妄想,何時會成為既滑澀又甘醇的美酒?

除舊佈新

  為什麼會用這個標題呢?
  退伍三個月,霎時離我入伍又是一年過去了。回顧高中至今近十年的一切,許多荒唐可笑刻骨銘心的事情在記憶的深水裡一點一滴地浮現,然而是鏡影,還是岸柳激起的連漪?

  除舊佈新,斬斷一切,在這個月把自己重新整理一下,內內外外都是。

  走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就是王道。